一、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
2009年1~5月,廣州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86.83億元,同比增長42.7%,增幅比1—4月累計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69.50億元,同比增長22.2%,增幅比1—4月累計提高1.5個百分點。民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1—5月累計,我市國有固定資產投資501.53億元,同比增長64.3%,增幅比1—4月累計回落5.0個百分點;民營固定資產投資165.16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比1—4月累計加快10.1個百分點。房屋銷售增速回落。1—5月累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合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0.9%和36.1%,增幅分別比1—4月累計回落7.3個和8.8個百分點。
二、2009年1~7月廣州房地產市場分析
(一)批準預售總量
2010年1~5月,廣州市新增住宅面積242.0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9%;商業14.8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31%;辦公44.12平方米,同比增加139.39%。
2010年1~5月廣州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
項目 |
預售面積(萬m2) |
同比 |
預售套數(套) |
同比 |
住宅 |
242.09 |
-19.00% |
21673 |
-21.10% |
商業 |
14,87 |
-4.31% |
833 |
-40.03% |
辦公 |
44.12 |
139.39% |
2039 |
0.05% |
合計 |
301.06 |
-9.54% |
24545 |
-20.56% |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從各類型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比重看,商品住宅以80.41%仍然居首,辦公次之,占14.65%,商業最少,僅占4.94%。
2010年1~5月廣州各類型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比重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1、各月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
2007年以來,廣州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自2007年9月出現供應高點后,隨著國家一些列房地產宏觀調整政策的出臺,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谷,供應成交均出現雙雙下跌的局勢,到2009年下半年,經過一系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房地產新增供應量急劇增加,供應量出現快速反彈。
2009年1月~2010年5月廣州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萬㎡)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2、各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
2010年1~5月,從各區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來看,番禺區位居首位,商品住宅供應量達88.71萬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達廣州十區的29.48%;花都次之,占18.36%,荔灣、天河、白云、蘿崗均在10%左右,而黃埔區依舊無新盤推出,批準預售面積為0,排在十區之尾。
2009年1~7月各區商品房及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萬㎡)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二)銷售總量
2010年1~5月,廣州共成交新建商品房338.6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36%,存量房成交面積479.0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9.45%。
2010年1~5月廣州商品房銷售
項目 |
新建商品房(萬㎡) |
同比 |
存量商品房(萬㎡) |
同比 |
住宅 |
280.73 |
-11.66% |
361.53 |
27.79% |
商業 |
25.87 |
11.51% |
14.80 |
93.72% |
寫字樓 |
24.21 |
82.58% |
7.03 |
135.91% |
工業 |
0.37 |
-33.93% |
35.06 |
28% |
別墅 |
0.72 |
50% |
0.42 |
-17.65% |
停車場 |
5.45 |
55.27% |
2.03 |
250% |
其他 |
1.26 |
-91.47% |
58.20 |
21.05% |
合計 |
338.61 |
-9036 |
479.07 |
29.45% |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1、各月銷售情況
從2010年1-5月各月銷售情況來看,各月新建房屋銷售面積基本相同,均在50萬平方米左右,各月存量房屋銷售面積1月份居多,在100萬平方米以上,3月份最少,4、5月為傳統的房地產銷售旺季,房屋銷售面積有所增加。
2010年1~5月廣州各月商品房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2、各區銷售情況
(1)各區新建商品房及商品住宅銷售情況
從各區可售新建商品房及商品住宅消化速度看,花都居于首位。新建商品房方面,花都、荔灣、黃埔出現增長,且增長幅度分別為20.75%、68.72%和54.70%,增速較為驚人,其余各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下跌幅度多為20%左右,只有白云區略微下跌了0.98%。新建商品住宅方面,除花都、荔灣、黃埔三區外,其余各區也存在一定幅度的下跌,且下跌比例較大。
2010年1~5月各區新建商品房及商品住宅銷售面積(萬㎡)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2)各區存量商品房及商品住宅銷售情況
從各區存量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銷售情況來看,番禺高居榜首,達100多萬平方米,其價格和交通的優勢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的看好是存量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快速消化的一大助力,而市內老城區,如天河、越秀、海珠、白云、荔灣也不甘落后,消化速度較快,不僅與其地處城區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老城區良好的教育資源以及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都是老城區存量商品房及商品住宅得以快速消化的愿意之一。而花都、南沙、蘿崗等地由于現有的交通條件及配套設施尚不完善,吸引能力相對較弱;黃埔則作為傳統工業區,目前交通是房地產發展的一個瓶頸,且作為工業區的印象對黃埔區房地產發展也有一定的制約,因此,該區域新增和存量商品房數量均較少。
2010年1~5月各區存量商品房及商品住宅銷售面積(萬㎡)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三)銷售均價
1、各月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1)各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從2006年開始,廣州市房地產價格出現快速上漲,但隨著2007、2008年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房地產價格出現波動,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蔓延,房地產銷售價格出現大幅度下滑,銷售價格進入下滑通道,量價齊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2009年春節過后,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大幅回升,房價止跌上揚,且持續高漲,房價突破2007年最高點,到2010年房價出現持續上漲,到2010年5月,均價高達12000元/平方米以上。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元/m2)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2)各月存量商品住宅銷售均價
相對新建商品住宅而言,存量商品住宅價格較為平穩,個別月份受成交區域的影響存在小幅波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月存量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元/m2)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2、各月商業銷售均價
從各月商業銷售情況來看,新建商業于2010年3月達到價格高點,其余各月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動,這與成交區域密切相關,如果市區內商業成交數量較多,勢必造成該月份商業均價的上升。存量商業方面,價格趨勢與新建商業基本抑制, 2010年2月除外,但波動情況相對較緩。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月商業銷售均價(元/m2)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3、各月寫字樓銷售均價
從各月寫字樓銷售情況來看,新建寫字樓于2010年4月達到價格高點,此前一直處于小幅波動,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住宅物業房貸收緊,打擊投資力度有所增加,可能導致寫字樓物業投資的增加,令其價格出現上揚的趨勢。
存量寫字樓方面,從其價格走勢來看,其基本與新建寫字樓價格趨同,但價格變化幅度稍緩,價格波動不大,且從目前價格趨勢來看,存在下跌的趨勢。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月寫字樓銷售均價(元/m2)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
4、各月工業銷售均價
從工業銷售情況來看,新建工業各月變化幅度較大,而存量工業則趨緩,基本無變化。新建工業方面主要受出售情況的影響,可能出現個別月份無成交的現象,就會出現價格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如2009年2月和6月新建工業物業均無成交情況,則顯示當月成交均價為零。同時,工業物業受成交區域影響,如工業集聚度較高的地區工業成交數量較多,則成交均價顯示較高,反之,遠郊區或工業集聚度不高的地區成交數量增加的話,工業物業成交均價則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月工業銷售均價(元/m2)
(數據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同致誠評估整理)